林武与肖亚庆在京举行工作会谈
中国石化联合会规划处副处长蔡恩铭表示,中国市场很大很广阔,几大石油公司觉得政策性亏损不会长久,政策调整是迟早的事情,所以即使亏损也仍然扩张产能。
生产区块总面积为1.8万平方公里,陆上9205平方公里,海上8940平方公里。海上共有103个勘探及开发平台。
此外,意大利发电严重依赖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导致电价高企,高出欧洲平均水平约三成,严重影响了该国企业的竞争力。二、意大利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现状作为地中海国家之一,意大利紧邻国际能源供应重要来源地中东及北非地区,沿海能源储量具有较大的潜力,特别是亚德里亚海及西西里岛附近海域。此外,还需取得当地居民的认可和同意。在这些新生产项目申请中,9个为陆上项目,11个为海上项目。此外,外国企业也可与已在意境内开展勘探开发的企业合资,共同开发海上油气资源。
在实践中,对于外国企业单独参与意境内资源勘探开发,意政府一般遵循对等原则,即外国企业母国也允许意企业参与该国有关能源开发。意大利能源整体对外依存度高达95%左右。发挥技术与产业优势,积极发展煤化工,推进资源多元化。
科技开发部、催化剂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多名院士出席会议并发言。发挥一体化优势,统筹多种资源的有效利用。催化剂技术是现代炼油与石化工业的关键技术,催化剂技术水平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的整体水平。中国石化将继续加大技术攻关力度,持续推进催化剂业务发展,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65家公司和炼厂的140多位境外代表与来自国内炼化企业的19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共同探讨世界石油化工行业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发展战略。这是催化剂分公司成立以来举办的第四届催化剂技术国际交流会
中国经济连续30年保持了平均11%的高速增长,创造了经济史上的奇迹。与其于事无补地唱衰中国经济,担心被中国经济减速所拖累,不如更好地谋划如何应对本国经济难题,通过开放市场、投资等手段,促进世界贸易的增长,为全球经济作出应有的贡献。外界关注中国经济数据,凸显了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分量,也反映出在欧美经济前景不明朗的情形下,外界对中国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一种期待。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增长潜力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毋庸置疑。
中国改革在继续,当前经济是在调整中减速,政府主动调控的成分多于被动调整的成分。如果把世界经济比作汪洋中的一条船,这条船能否平稳抵达彼岸,不能仅仅依赖中国一个舵手,而是需要各国特别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同舟共济。的确,在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仍较高的情况下,欧洲债务危机的持续,美国经济复苏乏力,都是不利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因素。英国知名专栏作家马丁沃尔夫说,中国经济朝着更均衡增长的方向转型,关系到世界的重大利益。
在这一过程中,适当的经济减速是难免的。这对中国是益事,对世界是福音。
更何况,与金砖国家和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即使中国经济实际增长如预期的7.5%,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佼佼者。然而,和欧美国家或陷入债务危机或面临财政悬崖、政府在支撑经济上无计可施不同,中国不仅财政状况良好,财政赤字稳定,而且通胀率大幅下降,政府未来实施宏观调控的政策空间较大。
众多国际权威机构对全球经济的预测都看好中国经济,认为中国经济依然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持理性看法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保持信心。将中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或数据进行简单罗列,就得出有关中国经济的悲观结论,如果不是因为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缺乏了解,就是在为本国经济一时难以摆脱困境寻找托辞了。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巨大的消费潜力以及中国经济由东向西区域发展的优势都将释放出巨大的增长潜力。《华尔街日报》的文章称,没有必要因为担心中国而陷入窘境,中国的下一篇文章大有可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正是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无论是捧杀或唱衰中国经济,都不能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中国经济不会被危机化。他们认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正在不断扩大。
无论是捧杀或唱衰中国经济,都不能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中国经济不会被危机化今年以来,每有中国经济数据出台不及预期,都会引起一些分析人士神经过敏,认为中国经济前景黯淡,预言中国经济将硬着陆,甚至发出中国将把世界经济拖入衰退的妄谈。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
任何一个经济体,在长期的高速增长后,都会面临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和再平衡的过程,从偏重数量转向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增长为促进经济发展增速企稳回升,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
成品油16074万吨,同比增长4.2%。受此影响,二季度石油产品价格指数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100以上。农药201万吨,同比增长22.7%。其中化工行业实现利润已从4月份开始止跌回升。
3-6月份,石化产业扭转了从去年四季度以来利润大幅下降的态势,产业利润由1-2月的同比下降55%回升到6月同比下降25%左右,利润降幅大幅收窄。二、产品价格企稳,效益降幅收窄二季度,受国际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原油价格有所下降。
合成树脂3050万吨,同比增长9%。石化产业扭转了自2011年四季度以来增速持续回落的态势,实现触底企稳。
其中,新开工项目7214个,同比增长7%。化工行业投入6610亿元,同比增长34.6%。
7月份进口和出口增速涨跌互现,进口增速由6月份的下降3%上升到7月份的增长3.4%,出口增速由6月份的增长3%变为7月份的下降8.9%。一、产值增速回升,产量保持增长近两个月,石化产业产值扭转了从去年四季度以来增速持续回落的态势,同比增长由5月的9.1%回升到6月和7月的9.8%,产值增速逐步趋稳。其中,炼油行业投入949亿元,同比增长31.7%。1-7月份,全行业施工项目12034个,同比增长3.4%。
1-7月份,石化产业生产除乙烯外均保持一定增长,其中原油加工量26650万吨,同比增长1.6%。四、外贸震荡调整,增速涨跌互现从5月份开始,石化产业扭转了从去年四季度以来进出口持续下滑的态势,呈现止跌企稳、震荡调整,月度进出口额已恢复到同期水平。
三、投资稳步增长,投向不断优化今年1-7月份,石化产业投资继续保持去年以来的稳步增长势头,完成投资7972亿元,同比增长35.3%,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近15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增速高于施工项目,显示出在当前效益下滑的情况下,行业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
合成橡胶214万吨,同比增长5%。在具体投向上,高端制造业增幅较大,其中合成材料完成投资同比增长65%,专用设备同比增58.8%,有助于扩大相关行业内需市场。
最新留言